AG真人国际

院团委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员工工作 > 院团委 > 正文

疫情中媒体工作者的故事|澎湃新闻记者张斯然:这场战斗,我不缺席!

发布时间:2020-09-07 作者: 浏览次数:


“前辈老师之前说过,记者就是记着,就是尽量不缺席,所以我希望能够记录更多的历史瞬间。”张斯然,一名澎湃新闻视频直播部记者,在和她的对话中,她讲述了她自己对于记者职责的理解。

面对战斗,适应战斗

在此次疫情中,面对着未知的病毒以及各地政府对于流动人员的管控,张斯然主动请缨,作为一名直播记者,深入武汉前线87天,在这危险的87天里,完成了直播报道43场。张斯然就像是坚强的花木兰,在这场战斗中勇往直前着。

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1月底的武汉终究还是容易让人恐惧的地方。在一切都未知的情况下,奔赴到武汉前线其实是相当危险的一件事情,对每个人来说,一开始来到武汉都是有些紧张的。“初到武汉的时候心里会害怕,更多的是因为一月底、二月初疫情尚不明朗,而人对不确定的事都会恐慌。”张斯然回想起刚去到武汉的时候,发出了这样的感慨。毕竟面对未知,很少有人能够保持淡定。

来到武汉这个危险的地方是第一道门槛,工作才是张斯然最大的挑战。张斯然的直播采访工作除了在市区各地之外,还有许多采访时在医院病区内进行的。进入医院病区必须要严格地穿戴好防护服,才能尽可能地避免感染,这是相当危险的事情。“第一次进病区挺紧张的,实话说有点害怕。”张斯然坦言。因为除了每场直播前必须准备的背景介绍和最新数据,张斯然还需要赶紧熟悉防护穿戴的流程,学习防护的注意事项,无论是工作上的强度还是心理上的压力,都会给张斯然的工作带来极大的影响。

不过,在进过红区的同事的帮助下,张斯然逐渐进入了正轨,开始对防护方面有了比较清楚的认知。而且随着采访的深入,张斯然也做了很多解释性采访,比如各种有关核酸检测、疫苗志愿者等等方面的内容,对新冠病毒的认知由模糊到逐渐清晰,同时武汉当地的医护人员也对张斯然一行人进行了科学的防护指导,张斯然慢慢适应了这场战斗的节奏。


 

家人是我坚强的后盾

疫情期间,除了政策的限制以及病毒的威胁,春节作为象征团圆的中国传统节日,也带给了记者们诸多压力。大部分记者在家庭的压力下,往往很难下定决心在春节期间离家工作。而张斯然的家人却支持着她的一切决定,尊重着她的记者职责。

张斯然是在1月23日(除夕前一天)从上海回到北京的,当时各地开始实行封城政策,疫情爆发。而回到家里,张斯然的家人便表明了对张斯然工作支持的态度,在年饭桌上,张斯然说如果有去武汉的名额,我还是很想去一线的。”当时,她的家人说一定要去,既然选择了记者这条路,就是选择了这个职业应当承担风险和责任。

此外,除了前期对张斯然的支持,在后期张斯然前往武汉工作后,她的家人也无时不刻关注着她。在武汉的工作的时候,家人给了我很多支持和鼓励,有时还会化身网友,给直播提一些意见,我都觉得很受用。”张斯然回顾过去两个多月接近三个月的日子,家人的支持给予了她莫大的力量。

克服困难,留住感动

问及最大的困难的时候,张斯然思考了很久,可能是因为每一步都不那么容易,每一天可能都会面临着这样那样的挑战,在诸多困难里,太难选出一个了。不过,她还是总结出了对于她自身最大的困难,“对于我来说,最大的困难可能是对体力、脑力和心力的长时间考验。之前有一次进方舱医院采访,在病区采访前后加起来大概一共三小时,那天又正好碰上生理期,就真真正正地体会到了医护人员,特别是女性医护人员的不易。”在更加深刻感知到辛苦的时候,张斯然想的不是放弃,而是那些更加辛苦的医护人员,于是她以此为动力,以那些在艰难环境下还要救治病人的医护人员为榜样,更加坚定地继续自己的采访工作。

平衡记者的身份和普通人的情感,也是一种挑战。记者需要客观报道,需要尽量地避免情感掺杂,而人却是有人性的,有悲欢感受。而位于前线的武汉有许多集中的爆发情感的地方,比如说医院等地方。“有几次因为采访了医护人员、病人、病人家属,听了他们的故事,就很难克制内心的悲痛,但是他们困境中继续勇敢的共情,感染得我忍不住和他们一起哭了。这对于我来说也是一个挑战,直到现在我也还在纠结,一个记者在现场如何平衡情感和专业。“面对这个很难解决的矛盾点,张斯然选择在实践中去慢慢解决,可能很难搞清楚,但是这种采访环境是平时相当难得的,这就让张斯然有了更大的动力坚持下去。

在前线,那些英雄的故事总是感人肺腑。张斯然也负责过抗疫烈士彭银华医生的故事,她通过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三病区的陈浩主任和产科的彭静主任,尽可能地还原和纪念了这位抗疫烈士短暂却向上的职业生涯——尖刀连里的一颗螺丝钉。人的生命总是脆弱的,在前线采访就更容易感知到这种飘渺的东西,“每个病亡案例的增加并不仅仅只是一个数字,而是背后的一个个家庭。时代的一粒尘,落到每个个体和家庭头上,就是一座山。“张斯然对生命的理解,就这样慢慢地深刻起来。除了生命的脆弱,张斯然更加感受到每位抗疫英雄平凡的一面,“他们都是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


 

收获匪浅的经历

这次“战斗“中,除了践行了身为记者的职责,张斯然也收获颇多。

“首先是很宝贵的采访经验吧,毕竟这种环境是难得的。其次是收获了很多生死之交的朋友、老师、同行,这段日子是一生难忘的。“对于张斯然来说,虽然只用了短短几句话来概括这段经历,但是其中的五味杂陈,肯定相当复杂。

而在技术层面上,张斯然获得的最大启发还是要尽早做策划,因为时间的紧迫,张斯然对于一些选题没能做成系列感到遗憾。情感方面,张斯然告诉我们,“最大的启发还是要讲人的故事,做好一个聆听者,让事件中心的声音被更多人听到。每次在武汉的采访感觉并不需要多么华丽的提问技巧,让受访者能够进行情感的自然流露和倾诉更为重要。“在这种灾难里,真实的自然的情感表露才是最珍贵的新闻内容,也正是有张斯然这样的记者,我们才能如亲自认识一样了解那些英雄们。

张斯然的本科专业是英语播音,而在许多国际新闻人心中,那些穿梭于战场的战地记者都是他们的梦想。虽然张斯然还没出入过真正的战场,但是谁又能不说,那时候的武汉也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呢?在这个“战场“上,张斯然做到了尽可能地发掘现场,做到了用尽可能多的的视角去观察新闻事件和人物,从而更加多方面多角度地展现给大家,毫无疑问她是好样的。而她的前辈告诉她的话,不仅是自勉,更是适用于每一位新闻工作者的一句话:”记者就是记着,就是尽量不缺席。“希望每一位新闻工作者,都能实现自己的新闻理想,都能实现自己”在历史时刻出席“的愿望。



文字:饶一凡、周雨杭、崔飞燕

指导老师:周婷婷



联系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东六楼

联系电话:027-87543520 87544547

邮编:430074

版权所有 AG真人国际(中国)官方网站